酒楼不大,不比城内。客人自也少,不用忧心人多眼杂。
傅徽之下马跟随晋王入了酒楼,径上胡梯,转入一间屋去。
屋内高案上早摆满了碗碟。想是晋王随从先一步来点了菜。
看见案上的酒肉时,傅徽之并未作声。
晋王邀傅徽之上坐,傅徽之执意推拒。晋王只得坐主位,傅徽之在左侧宾位坐了。
坐定后,晋王道:“先生来,本该设琼筵相待。奈何进城后人多眼杂,只好委屈了先生。”
傅徽之知道晋王出城不易,来此酒楼已是冒险。况且他如今还是朝廷追捕的反贼,进城无异于自投罗网。忙道:“殿下说哪里话。”顿了顿,又道,“殿下还是莫唤我作’先生’。”
晋王笑笑,不置可否。又握上酒壶,欲为傅徽之斟酒。
傅徽之忙伸手虚掩住杯盏,谢道:“殿下恕罪,某不能饮酒。”
晋王愣了愣,很快反应过来,道一声“失礼”。又瞥了眼案上诸食,略昂首向外呼唤:“来人,撤去肉食。”
傅徽之忍不住道:“殿下可自食。”
晋王略一抬手。
傅徽之看见了晋王的掌心,便不好再劝。
很快屋门被推开。五六人次第入,伸手收臂间,案上肉食皆去。
人虽多,动作间却无碗碟碰撞声。
晋王又道:“酒也撤去,速换茶水。”
立时一人逆人流入,撤去酒壶。最后合了门。
屋内二人尚未及再开口,便有新茶奉上。又不出半盏茶时分,新的菜食也补了上来。
晋王知道自己不动箸,傅徽之更不会动,便先行夹菜,而后道:“先生请用。”
看着傅徽之略吃了一些,晋王方道:“不瞒先生说,昨夜遇刺回宫,我彻夜未寝。一想到如今庞世承正任左监门卫大将军,宫门出入皆由他,不知会放些什么人进宫,我便昼夜难安。我欲寻个缘由,奏请父皇将庞世承调离监门卫。”
傅徽之还以为晋王是思索了一夜该如何谋反。看来谋反之事,他原本便未下决心。
傅徽之摇摇头:“殿下错了。眼下当务之急,并不在此。况且,要将庞世承调离监门卫,殿下可有像样的缘由?若没有,只会打草惊蛇。只怕在庞世承离开监门卫之前,庞家便会起事。可我等尚不知他们究竟暗通何人。当真动起手来,胜负未可知。”
晋王沉吟:“先生所言甚是,是我虑得不周。愿听先生高见。”
傅徽之侧首看向晋王,目光锐利:“殿下莫忘了如今的中宫是何人,太子又是何人。他们既会对殿下下手,怕是没什么是不敢为、不能为的。”
“父皇!”晋王几乎拍案而起,“父皇他也有危险!”
傅徽之颔首,缓缓道:“防贼一日可,十日可,如何防得百日而无一失?况圣上当真知这母子二人之心?当真日日防备着么?”
晋王略平复心绪,道:“说起来自父皇纳母妃后,皇后便生怨恨。后来父皇立了太子,二人关系才有所缓和。到近年父皇愈发亲近我母妃,皇后自然不忿,疏远父皇。可近日父皇与皇后……”
…………
皇后遣来赏赐的宦官已走远。
庞重厚望着门外,问身侧的庞世承:“今日皇后借赏赐令身边的宦官传话。你可听明白了?”
庞世承道:“皇后殿下说:‘近日与陛下和好如初,已非宿昔数日不见一面之时。郡公勿忧。’这是事有可为之意。”
庞重厚冷笑:“倒不算愚蠢。”他转身一面往回走,一面道,“皇后因圣上纳贤妃,早有不满。好在后来立了太子,那怨恨便少了些。可近年来,圣上愈发亲近贤妃。皇后自然愤愤不平。前些日子我提点她作为皇后,当有容人之量,当知君主为谁。看来她是听进去了。”
庞世承弓着身子跟在他身后,道:“阿爹甚是高明。此一句纵被旁人听去,传到圣上的耳中,也会觉得爹是在劝慰殿下勿犯天威,令圣上不豫。然则爹是在劝殿下先假意与圣上亲近,伺机做些什么,以退为进。待太子即位,自有处置贤妃之时。”
庞重厚但笑不语。
…………
“昨夜行刺的还有北越人。殿下只须记住,北越犯境,京城兵将出。便要留心了。”傅徽之起身礼道,“今日便先告辞。”
晋王急唤:“先生!先生当真不须请见我父皇么?”
“如今京城不宁,并非昭雪旧案之时。多谢殿下盛情。平乱之后,或还须殿下相助。”
“到时先生一定开口。”
傅徽之最后说道:“殿下吉人天相,自有天佑。”
傅徽之回到村中时,天色已晚。
牵马入舎时,言心莹迎了出来。
傅徽之怪道:“还伤着,怎么出来了?”
言心莹却问:“如何这么晚回?”
“少罪。我去了二哥坟前,又有事耽搁了。你的伤可……”
“请潏露为我敷了药。放心。”
进屋后,言心莹时不时瞥向傅徽之。
但傅徽之始终没看她一眼,一言不发地将包裹中买的药一包一包取出放在案上。
傅徽之既然当真去了那处,又说有事耽搁了,是不是已经遇见晋王了?
言心莹想问,却欲言又止。
问了岂不是承认了是她告诉晋王可去坟茔前守他。
言心莹忍了又忍,可她哪里是藏得住话的性子。憋来憋去,终是憋不住了,索性直接问道:“是何事耽搁了?”
傅徽之淡淡道:“遇见一人。”
“何人?”
傅徽之终于看向她。“你希望我见到谁呢?”
此话一出,言心莹便知他真的遇到了晋王。若不是,何必如此说话。
言心莹微微低首:“你知道是我。”
傅徽之平静地说道:“我本以为遇上晋王只是巧合。后来想想,刺杀皇子,这么巧被我遇上?昨日我虽未与你说我会去东郊,可前日我却说我祭二哥时遇上春松。你毕竟知我甚深。知道我遇春松,并不能在坟茔前久留,必会再去一回。晋王他们在西面遇刺,本该向西逃入城。是你看晋王遇刺那处距高官坟茔并不远,便赌我还未回,赌我会出手相救。这才教他们向东逃。”
言心莹插道:“我是赌你还在那左近,可我没赌你会救。因为我知道你若在,定会救人。哪怕是圣上遇刺。”
听闻此语,傅徽之面上仍无甚神情。只凝视言心莹片刻,便继续说道:“晋王如何知道我是谁?叔父或从兄大抵不会说。晋王又为何专守在我二哥坟侧候我?只能是你。你又料准了我,知昨夜外间不宁,我必忧心有人冲撞了二哥坟前飨奠,过后我必再至坟前一观。”
言心莹抿抿唇:“你恼我了?”
傅徽之能独存于外,并非得恩赦,而是因逃亡。他想翻案,不论去县衙还是京兆府,根本没有喊冤的机会。又或者说,往事已定,喊冤也无用。虽说当年定的罪是死罪减一等,可他逃亡多年,屡次拒捕,早已是死罪。他一去,立刻会被正典刑。
要想翻案必要有个面见圣上的机会。当面陈情,方有转机。
但却不是位高者皆可托。像邱瑞还不行。此等事无法在朝堂上奏,只能密奏。可皇后与太子皆是庞家人,难说圣上身边便没有他们的耳目。密奏难保不被窃取。
可晋王为臣亦为子,有私见圣上的机会,可言语相传。
言心莹有意要傅徽之救晋王一命。晋王欠了他恩情,今后傅徽之便能请求晋王带他去见圣上。
“怎会,你做一切都是为了我。”傅徽之扶言心莹坐上榻,叹道,“你大可直接与我说的。”
言心莹道:“晋王毕竟是圣上之子。你虽肯救他,不定愿看见他。何况是请他相助呢?我其实不大知道他的秉性。我这样将你的身份泄露给他,很有可能给你招祸。我不知你会不会因此恼我……”
傅徽之又叹一声:“难怪昨夜那般放娇。当年之事,与他何干呢?”
“放、放、放娇?”言心莹惊了。她自认从小到大,对邱淑、对言心若从未有过放娇之举,更别说对她父兄了。她从未想过这两个字也会用到自己身上。“你是说我抱你便是放娇么?”
傅徽之似笑非笑地看着她:“原来你还记得。”
“我又不是吃醉了酒,如何不记得。你是不是没见过几个女子,不知道女子放娇是何样?”
“……”
傅徽之没想到说这两个字言心莹会反应这么大。虽然不太懂,但还是握了言心莹的手安抚道:“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你,以后我不说了便是。勿气恼。”
“没、没气恼。也不是不让你这么说。你不明白。”
傅徽之仍是顺着她的话说:“是是,我不明白。”
<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】
ggdowns.cc